首页 > 搞笑 > 正文

古代帝王为了防住盗墓贼奇招频出,龟山汉墓的墓主人刘注却用了最天真、最搞笑的方法,那就是给盗墓贼“留言”,他的墓穴也堪称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凄惨的墓穴。
说起防盗墓,我们脑海中想象的就是复杂蜿蜒的墓室、精巧恐怖的机关、遍地剧毒的蛇虫,盗墓贼也绝对算得上历代帝王最讨厌的人之一。
因此各朝各代的帝王几乎从即位就着手修建陵墓,今天的主人公刘注也是如此,而他的防盗墓方法却是给盗墓贼留了一段话。
仅凭几句话就想拦住一群穷凶极恶之徒,算得上的天真、搞笑了。
他究竟在墓穴中留了什么话?仅凭一纸碑文,又是否真的会得到盗墓贼的高抬贵手呢?而古代皇帝都想出过哪些防住盗墓贼的奇招?
西汉楚王刘注是刘邦弟弟的重孙,他没有战至沙场,也没有多高的艺术造诣,世袭得来的位子。
刘注在上任的第二年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足足修建了十三年。
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这位史书上没有记载太多的皇帝给盗墓贼们写了这样一段话:
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玄服,毋金玉器,后世贤丈夫幸视此书,仁者悲之。
大意是,我虽然作为皇帝葬在此处,但里面只有棺椁,没有宝藏,已经命令大臣们在我死后只放必要衣物,别放金银珠宝,如果有后来人看到,为我感到可怜就好。
这样一段话可谓是声泪俱下,对比历史上诸多荒淫无度的暴君,刘注算得上是简朴、朴素了,他这样用墓志铭广告世人的方式,也说明其为人天真。
刘注究竟有没有如他的墓志铭所写一样,只带了衣物,不带一件珠宝,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之后开挖出的陵墓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的诸多盗墓贼没有相信这位皇帝的话。
根据专家挖掘,刘注的墓被盗不止一次,这也是情有可原,贵族子弟出身的刘注,怎么可能没有陪葬品呢?
如此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墓志铭,甚至更加激起了多方盗墓贼的欲望,退一万步,就算是刘注勤俭节约,那也得看着了算,眼见为实。
在这样的心理下,千百年诸多朝代的盗墓贼频繁造访刘注的墓穴,不光是绫罗绸缎、金银器物,考古专家开掘墓穴时发现,连刘注夫妻的衣物、尸骨都不见了。
图源网络
古代人十分重视死后的事情,挫骨扬灰这种场景堪称人间惨剧,作为一朝皇帝,死后陵墓被盗不说,就连自己都尸骨无存,绝对算得上是死后最惨的皇帝了。
想必刘注这样的帝王不知道能做盗墓贼的都不是些仁人志士,一篇文章是挡不住斧凿的。这样的情况下,刘注墓穴的开挖和确认工作具有很大困难。
由于墓穴被盗严重,最开始的考公工作人员甚至找不到一点能够证明其身份的物件,任何带有明确文字标注的东西都被带走了。
最后从一名电工家中查到私藏的印章,才明确了刘注的身份。
地下挖掘工作离不开灯光线路,这电工有一日在铺设电线时,偶然看到土石缝隙中藏有一枚小小的印章,想必是哪个盗墓贼奔跑时遗落的,就这么被电工拿回了家里。
随着挖掘工作进行,在场专家都在讨论墓主人是谁,接连几日没有进展,在场工人也只好原地等待,那电工无聊和人说闲话,吹牛说自己知道这墓是谁的。
篆刻刘注二字的印章
由于他有私藏的印章,回家用印泥盖印出来刘注的名字,电工的答案马上引起了在场工作者的警觉。
几番询问之下,电工只说自己在书上看到过,但一问历史知识又驴唇不对马嘴,考古人员通知当地警方搜查其家中,最后果然找到了印在报纸上的“刘注”二字。
事实证据面前,电工主动交待,并上交印章,刘注的身份才得以揭晓。
虽然墓室内的东西所剩无几,但刘注作为汉代正统帝王,其墓室本身也极具研究价值。
首先是墓室的结构十分特殊,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帝王墓穴,刘注的墓没有特别大的墓室,也没有千百精兵泥人,更没有大量陪葬。
刘注的墓更像是一个家庭,里面分成了多个小屋,有睡觉的地方、吃饭的地方、换衣服的地方。
古人相信死后灵魂也还是会继续生活,而刘注的墓显然就是给自己和妻子死后“生活”的地方,刘注的天真烂漫崭露无遗。
除了刘注本身的墓穴建造思想,墓室的建造工艺也是十分难得的,墓穴两端各有一段长达56米的墓道,其做工精湛、墓道笔直程度无出其右。
根据现代测量手段,两侧墓道最大误差为5毫米,不可谓不精巧。
长长的墓道是26块巨石搭建而成,单块巨石重达六吨,如此工程量倒是对得起刘注的皇帝身份。
这也让人不禁感叹,从古至今的盗墓贼们也是专业,经考证,盗墓贼们先是将巨石钻孔,然后用麻生拖拽,生生把墓穴拉开,据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官方盗墓。
由于汉代之后战事颇多,很多军队专门会找之前皇帝的墓穴,军队直接开挖拿出里面的金银细软充当军费,我们熟悉的曹操、王莽都干过这种勾当。
因此一般来说我国古代帝王墓穴都是十分严密的,并且采取了极为复杂的防盗措施。
首先是疑冢,很多帝王为了保证墓穴安全,从一开始就断绝盗墓贼的想法,在全国各地都设置墓穴,真真假假,让盗墓贼无从挖起,很可能挖了一通,结果是个空的。
比较著名的就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还有孔子的五个虚墓。
土层掩饰,盗墓贼一般根据土层判断墓穴的年代和墓主人的贵重与否。
各代帝王就顺势而为,在自身墓穴上覆盖一层普通的土或者是碎石瓦砾,让盗墓贼挖一阵子挖不到墓顶,自然就保存了墓穴。
刘注墓中甬道
但这种方法是比较草率了,先不说盗墓贼一般是有准确地点才去盗墓的,就算是碰到了死心眼的盗墓贼一直挖就算是破解了这个问题。
墓穴陷阱,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防盗墓措施,很多影视剧都有所表现,但不同于戏剧化的尖刺和机关,现实古代墓穴的陷阱一般是以流沙为主。
在墓穴上方挖出空洞,下面铺满锋利石块,上面大量覆盖细小沙子,让盗墓贼挖着挖着就会掉进石坑,作为墓穴的最后防守,抵御了大多数盗墓贼的光顾。
如果十分不幸,墓穴还是被发现了,就得在墓穴内部做些文章了。
我国古代墓穴内部的防盗措施主要是利用墓道阻止盗墓者进入,在其中浇灌铁水,凝固后形成封堵。
很多国内外影视剧将墓穴的通道描述为遍地机关、障碍,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古代虽然技艺精巧,但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历经千年,很多木头会腐烂,箭弩、长矛什么的早就不复存在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盗墓贼就行至于此,要么挖不进去、要么半途而废,但是再好的墓穴也熬不住时间,经过一代代盗墓贼的努力,很多知名墓穴都是被盗过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