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知识 > 正文

大家每天贴身穿的 “皮肤外套”,看似薄薄一层,实则藏着超多实用小技能!今天通过4个轻松知识点,带你读懂皮肤的 “小心思”。

PART 01

洗澡搓得 “泥”,不全是脏东西

大部分是皮肤 “自产物质”

别再以为搓出的 “泥” 全是灰尘!它的核心是皮肤脱落的角质细胞—— 成人每天会掉5000万个,混上油脂、汗液和一点灰尘,就成了 “泥条”。

注意:过度搓澡会破坏皮肤的“防护墙”,反而让皮肤变干、敏感!用38℃温水+温和沐浴露,轻轻洗就够了,不用刻意追求 “搓泥”。

PART 02

一出汗就痒,不是皮肤“脏”

一出汗就开始痒,忍不住想抓?其实和 “脏” 关系不大,主要是两个原因:

01

汗液里藏着 “刺激物”

汗液不只是水,还含有盐分(氯化钠)、尿素、乳酸等身体代谢废物,这些物质留在皮肤表面,会慢慢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尤其是干燥皮肤,痒感会更明显。

02

细菌 “趁机作乱”

出汗后皮肤潮湿,正好给细菌提供了 “繁殖温床”。细菌会分解汗液里的蛋白质、脂肪酸,产生少量刺激性物质,进一步加剧痒感。

快速缓解方法

出汗后别等汗液干在身上,及时用温水冲个澡,擦干身体后涂一层清爽的身体乳,既能冲掉残留刺激物,又能给皮肤补水分,痒感很快就会消失。

PART 03

皮肤的两大重要生理功能

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不仅起到基础的保护作用,还具备两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意义重大:

01

体温调节机制

天热时,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会悄悄扩张,让更多血液流到表面,把体内热量 “送” 出来;同时汗腺分泌汗液,汗液蒸发时带走热量,比如运动后出的汗,能让体温快速降下来。

天冷时则相反,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流失,皮脂腺还会多分泌油脂,像给皮肤涂了一层 “保暖霜”,帮身体稳住37℃左右的舒适温度。

02

维生素D合成功能

不用吃补剂,皮肤自己就能 “造” 维生素D!每天晒10~15 分钟太阳(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强光),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就会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化成维生素D3,这种维生素能帮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对骨骼健康超重要。不过要注意,晒太久会晒伤皮肤,所以记得控制时间。

PART 04

如何保护皮肤

想让皮肤一直保持 “战斗力”,日常做好 3件事:

01

清洁别 “暴力”

不用滚烫的热水洗澡(超过 40℃会烫伤角质层),也别频繁用去角质产品,每周 1~2 次温和清洁就够;

02

保湿要 “及时”

洗完脸或澡后,3分钟内涂保湿霜 / 乳,这时候皮肤水分还没流失,保湿效果最好,冬天干燥时可以选滋润点的,夏天选清爽型的;

03

防晒别 “偷懒”

不管晴天阴天,出门前15分钟涂好防晒霜(SPF30+、PA+++ 以上),长时间在户外记得补涂,搭配帽子、遮阳伞,避免紫外线损伤皮肤。

原标题:《皮肤冷知识:洗澡搓的 “泥” 不是脏东西,这 4个知识点帮你读懂皮肤“小心思”|贤医健康说》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