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所以大部分老师展示给学生的,都是自己严肃的一面,老师这样做,说到底也是为学生负责,只不过这个道理可能需要学生长大之后才能明白。
老师面对学生严肃,是为了让学生忌惮自己,然后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老师同时家长学生的家长、父母的子女以及朋友的朋友,所以老师也不可能能走到哪都板着一张脸。
于是老师在朋友面前和学生面前,便拥有了“两副面孔”,但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时候一个不小心,老师可能就会因为发朋友圈忘记分组,导致两种身份切换失败,于是自己的“搞笑属性”就这样暴露啦。
老师发朋友圈忘记分组,“搞笑属性”意外暴露,给学生都整不会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头发”
年少不知头发贵,老来倚窗空流泪,时光不仅带去了老师的容颜,同时还会无情地带走老师的头发,看到这位老师的朋友圈,看得出来,这位老师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怀念自己的头发。
老师这份职业,本身就是属于比较操心的职业,所以脱发似乎也是每个老师都避免不了的噩梦,不过没关系,失去头发的同时,也收获了桃李遍天下,想一想,还是值得。
每天默认三遍:别怕,我也是老师
因为老师的严肃,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仿佛是老鼠见了猫,“怕老师”这三个字就好像刻在了每个人的DNA里,甚至有些人当了家长都不愿意和老师打交道。
但学生和家长怕老师也就罢了,那怎么自己当了老师,这个毛病还好不了吗?真的被这位老师可爱到了,果然朋友圈里的老师往往有着学生看不到的另外一副面孔,给学生都整不会了。
不吐槽学生的朋友圈,是不完整的朋友圈
老师的朋友圈有时候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吐槽大会”,毕竟学生们总能给老师一些“惊喜”,这些惊喜老师不分享出来的话,真的是让一些“人才”埋没了。
只能说老师的吐槽虽迟但到,不过吐槽归吐槽,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家长们就算看到在家学生一不小心“上榜”,也不必过度解读,吐槽工作不代表不爱工作,只不过是打工人的常态罢了。
这位老师,你是懂学生的
要说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中,有一句应该是全国范围内都通用的,不要跟我耍小把戏,你们玩的那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玩剩下的,身为学生时,总觉得老师是在吹牛。
但是当了老师就知道,这句话其实是真的,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学生怎么想,老师 再清楚不过了,比如这位老师,明显知道的太多了,这让学生们的计划如何实施呢。
老师的“双标”在辣条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教室里,看到学生们吃辣条,老师一百个不愿意,嫌弃辣条是垃圾食品,嫌弃辣条的味道把教室里的空气都污染了,但是回到办公室,一身正气的老师,秒变辣条爱好者。
老师的双标在辣条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尤其是年轻老师,再遇上低年级的学生,这个一幕上演的就更加频繁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师的双标也是为学生好。
吐槽学生,不代表不爱学生,家长还需理智看待老师朋友圈
看到朋友圈里的老师才发现,原来老师也有两副面孔,只不过有着“搞笑属性”的那一面,没有展示给学生而已,要不是有朋友圈,学生们还被蒙在鼓里。
不过不管老师是严肃还是幽默,其实都是老师可以有的样子,家长和学生们就算看到了,也不必大惊小怪,哪怕是老师的吐槽,家长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更不用对号入座。
而且现实生活中幽默的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多半能做到严肃的同时,但是又不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这样的老师往往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家长们还需且行且珍惜。
老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不仅仅需要教书,还需要“育人”,所以虽然说朋友圈属于老师的私人空间,但还是要注意内容,可以分享生活,可以展示幽默,但是还是要谨言慎行,不要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话题讨论:你们能看到学生班主任的朋友圈吗?欢迎大家留言老师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