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如果没有内蕴,无异于“行尸走肉”。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娱乐圈的更新换代快到超乎我们的想象。上一秒还处于舆论中心讨论风波的焦点人物,下一秒就被处于信息漩涡中的人们遗忘。该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热度,是身处娱乐圈中的每一个明星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小沈阳并不懂得如何发展自己,不懂得如何抓住机会充实自己。从一开始的爆红,到现在几乎杳无音信,小沈阳究竟是如何走到如今这步的?

那年春晚,小沈阳身着苏格兰裙,翘着兰花指,用滑稽的语调说着一句:不差钱!以这样搞笑扮丑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那些年,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经典语录。一提到小沈阳这个名字,大家都会觉得放松快乐,他的小品成了合家团圆时的必看节目。
但是审美是会疲劳的,他的幽默有趣永远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包袱。长此以往,人们便会觉得他越来越无趣了。其实是他不懂得创造新的价值,人们的新鲜感褪去,看着他依旧在重复古老的段子便产生了审美疲劳。

他过度消费自己搞笑扮丑的人设,却不做出更好的更有内涵更高级的幽默。他的幽默是浅薄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是停留在表象的刺激,无法给人留下弥久的影响。
他不像老舍先生,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有许多的幽默,这种幽默是高级的,是揭示心灵的,是能引起思维震荡的。只有真正有文化内涵有底蕴的人,才不会被淘汰。

同样以扮丑搞笑为立足点的杨迪,已经在各大平台活跃多年,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表面上他和小沈阳是一样的,消费自己制造笑点。观众笑了,他的任务便完成了。但他们又有着实质上的区别。
杨迪是一个有内蕴的人,也经历过系统的正规的教育,他懂得自己该如何发展,也懂得张弛有度,能创造新的吸引点,也能平衡工作和生活。所以杨迪是稳步发展的,并且是会一直进步发展的,观众对他的审美疲劳还未到达临界点。

做喜剧演员不只是需要一味地搞笑,更多时候要学习要感悟,沉淀自己才能有更触动灵魂的作品。内蕴是极其重要的条件,会决定你的发展广度和深度。永远不要放弃充实自己,要沉淀自己。
小沈阳在发展初期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因为家庭贫困被迫放弃学习自己热爱的武术,在父母的感染下又开始学习二人转,同时也因二人转与妻子结缘。从此他便将二人转作为自己的事业,与妻子配合表演,用这样的方式勉强维持生计。

这是一份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他将自己女性化滑稽化去迎合观众的趣味。为了生活可以放下身段放下面子,像个跳梁小丑,用尽全身本领逗观众开心。即使没有被尊重,即使没有应得的报酬,他也顶着异样的目光,不高的评价,艰难地吃力地继续坚持。
直到遇到赵本山,他拜赵本山为师,赵本山教会他小品段子,给他曝光给他热度,带他上春晚。自此,他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膨胀。他开始忘了以前经历过的苦难,他也没有领悟到苦难的意义。他一心想要逃离从前穷困潦倒的日子,却忘了这样的日子里,自己还坚守的本心和纯粹。
他忘记苦难,忘记本心,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利益和机会面前彻底迷失了自己。他开始进入名利场,并且盲目地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那个纷乱的圈子里站稳脚跟。

他丢掉了本心甚至善良,刁难演出主办方,刁难工作人员,他完全忘记自己曾经也是那样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他失去了自己的同时,也失去了长久发展的可能性。不懂得欣赏苦难,不懂得在苦难中吸取经验的人,总会再一次陷入苦难。
从小沈阳有知名度,频繁出现在荧幕面前到处表演时开始,他忘记了是谁将他从艰难日子里救出来的。他开始偷偷私下接触各类表演,瞒着带自己入门的师父,打着师父的名义开培训机构。

开始不尊重师父,看不起身边人,也许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是有头有脸有身份的大人物,不听劝告,不听建议。他就像一匹不知道满足的狼,眼睛里只能看到金钱,只想追求金钱。
后来他进军电影行业,连续拍了几部被群嘲骂声不断的电影。在他拍了第一部电影时,他表示会继续努力让大家看到他演技的进步。但是接下来的几部电影,依旧是让人不忍直视的。

他只追求金钱利益的最大化,不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本领。终于他把观众对他的喜爱彻底消耗完了。他也再创造不出新的价值,于是市场抛弃了他。他也开始醒悟,原来一味消耗自己,总有一天会把自己榨干,只是这一天来得还是早了些。

如今的小沈阳,已没有太多的机会出现在舞台上,时代抛弃他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跟他打一声招呼。其实他错失的不只有最好的发展时期,也错过了利用平台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浅薄他的轻率还有他对金钱过分的追求,都酿成了他现在发展直线下降的结果。

谁做了金钱的奴隶,谁就会变得可悲。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放弃继续充实自己,只有丰厚的底蕴才能让我们走得长久。也永远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利益,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做长远计划的人,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放弃未来发展的机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美言不文娱乐社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