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搞笑 > 正文

原标题:欧洲“最”搞笑的国家,派80名将士上前线,结果回来发现多一人

引言

王翰不仅是唐朝时期的大臣,还是著名的儒客大家和边塞诗人,他的诗以华丽奔放而深受世人所爱,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即使一醉方休醉倒在了沙场之上又有何妨?毕竟此次为国出征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

01

这首诗表现出了将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放之情。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从古至今走上沙场的将士很少有能够活着回去的。不过有个例外,那就是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他们曾派出80名将士上前线去打仗,全员毫发无损地凯旋归国不说,回来还发现多了一人,由80人变成了81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幽默、最搞笑的国家。这是为何呢?

▲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

列支敦士登公国,位于欧洲中部内陆瑞士与奥地利之间的一个小国家,因为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它总共只有160.5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全国总人口在2018年时还不到4万,是世界上第6小的国家。据记载,16世纪以前列支敦士登的领土本来是属于罗马帝国,只不过在1719年被当时的圣罗马帝国皇帝划为了一个小型公国,送给了奥地利一位公爵作为封地。虽然1806年时列支敦士登成为了主权国家,又在60年后从奥地利独立了出来,但是列支敦士登一直和奥地利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都是德意志联邦的一员。

▲列支敦士登人照片

话说当时普鲁士和奥地利正在争夺德意志联邦老大的位置,甚至于1866年大打出手。当时普鲁士联合了意大利等国出动了50多万军队向奥地利宣战,而不甘示弱的奥地利也动员了自己的附庸国共派出60多万军队应战,而这些奥地利的附庸国之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列支敦士登。在得到了母国奥地利的动员号召之后,列支敦士登二话不说立即派出了自己国内的所有将士,全力支持奥地利的这次军事行动,尽管列支敦士登的所有将士等于1名军官和79名士兵共80人。

▲列支敦士登街头

02

由于列支敦士登公国确实地少人少,举倾国之力也只能够象征性地当个“啦啦队”,所以奥地利的指挥官便将这80名士兵安排在了奥地利与意大利接壤的边境上。可是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本就只是去“打酱油”的列支敦士登军队,又遇到了一支并不愿意打仗的意大利军的一个连队。每当战争的号角响起之时,双方或者默契地避战,或者对着天空乱放几枪装个样子。一段时间下来列支敦士登军队和这支意大利军连队不但成天“眉来眼去”,而且还偷偷交换食物尝鲜,哪里会有什么伤亡。

▲列支敦士登街头

七个礼拜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结束,过得十分滋润的列支敦士登军队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对面的意大利军连队“班师回朝”。然而,当列支敦士登军队回到祖国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点小状况。为了欢迎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英雄们回家,列支敦士登大公还率领全国的臣民们,在边境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出征时只有80人的军队,回来时却多了一个。原来,列支敦士登军队在回国的路上发现了一名迷路的奥地利通讯官,顺便将他“捡”了回来!

▲奥地利士兵旧照

如今,列支敦士登似乎也继承了当年列支敦士登公国的“幽默”,他们在2011年的时候决定将整个国家出租以增加国库收入,标价为4万英镑(约42.5万元人民币)每晚。租用列支敦士登的人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列支敦士登的货币上,而且就连列支敦士登国内总共的80多位警察都可以随意调用!由此看来,这个“幽默”的列支敦士登简直就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的一朵奇葩。

结语

或许正如明代文学家唐寅唐伯虎,所作《桃花庵歌》之中的诗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样,我们认为列支敦士人特别“幽默”、“疯癫”,但是他们并不在意,反而还可能认为我们看不穿世事,不懂得他们的快乐。因为这样的列支敦士拥有着非常高的国民收入水平,他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4年时一度达到了63.88亿美元!

参考资料:

《凉州词二首·其一》 《桃花庵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