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原标题:双碳情报站(3-04期):一周绿色资讯梳理

政策&风向

3月22日,《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及终端利用可行性研究》发布。该研究提出了我国天然气掺氢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天然气掺氢产业健康发展。

欧委会发布了《净零工业法案》。根据《法案》内容,欧委会将减轻行政负担,简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许可发放程序,加速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使用,并改善净零技术的投资条件。

LNG/LPG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下属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CMD-WinGD 9X92DF-2.0 iCER双燃料主机交付,将安装于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建造的13000TEU集装箱船。

3月16日,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亚洲某知名船东成功签订并生效3艘86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造船合同。至此,广船国际手持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订单量已达25艘,位居世界第一。

3月20日,挪威康士伯与三星重工签订自主航行船舶联合研发项目协议,双方将合作优化最新远程自主航行技术及低碳技术,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新一代17.4万立方米LNG船。

3月20日,大韩造船宣布获得希腊船东Advantage Tankers两艘15.8万载重吨苏伊士型原油船建造合同,合同价值约1.62亿美元,该型船不仅搭载了脱硫装置,还预留了LNG双燃料动力选项。两艘新船计划在2025年年中交付。

3月22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裕民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19万吨双燃料散货船“裕義(Ubuntu Loyalty)”轮命名交付,标志着双方合作的4艘该船型系列项目取得圆满收官。

甲醇

MAN Energy Solutions公司G80ME-LGI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首次成功接获订单,将为韩国最大航运公司韩新海运(HMM)的9艘9900TEU甲醇动力集装箱船提供动力配套。

3月21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披露其首艘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设计,这艘2100TEU支线船将在今年年内交付运营,目前,这艘新船正在由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建造。

氢/氨

3月17日,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下水。该船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将主要用于三峡库区及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3月17日,印度科钦造船厂与荷兰物流公司Samskip签署2+2艘零排放支线集装箱船设计建造合同,新船将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以绿色氢气为最终来源,每艘船能够装载约365个45英尺高箱。

荷兰SwitcH2公司与挪威BW Offshore公司合作开发的浮式绿氨生产装置工业规模概念获得了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

CCS/CCUS

3月21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第七一一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配置碳捕捉和存储系统(CCUS)的超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船型方案正式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挪威制氢企业Rotoboost公司的预燃烧碳捕获系统(CCS)Rotobox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批准(AIP)。据悉,Rotobox在船上使用热催化分解工艺,其中部分天然气燃料供应将通过液体催化剂转化为氢气和石墨,产生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或作为内燃机或燃气锅炉的混合燃料。

海工

3月15日,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华滋海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6艘35米风电运维船(CTV)建造合同签字仪式。该型CTV采用主流的双体船型平台,入级中国船级社。

3月19日,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该平台预计高峰阶段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

中国船级社(CCS)发布《海上风机整体浮运安装平台指南》,指导海上风机整体浮运安装平台的设计、建造及营运检验服务,该指南将于4月1日生效。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转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

你们的每个点赞在看,我们都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