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讯 | 申城专家学习《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座谈会举行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前,《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学习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和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承办,来自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发表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一系列重大命题,对于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曾峻表示,城市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根本理念是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统筹”为纲领,立足上海实际,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韧性的智慧城市,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认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从党的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领导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吴建南认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是中国城市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治理应从规划设计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民的需求,听取人民的建议,增加人民建设城市的参与度。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贺东航认为,“统筹规划”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问题进行思考,处理好多方面关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在书面发言中指出,美好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就是人民幸福。城市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就需要建设高品质的社区生活圈,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
从“五个统筹”中找答案
与会专家认为,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熊竞表示,城市发挥集聚效应,可能生产不均衡、不充分,甚至不平等的问题,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是牵住了城市全局性工作的牛鼻子,而城市统筹发展的最终归宿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董幼鸿从人情味、城市特色、城市安全、空间约束性、群众参与度五个层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方面存在问题的论述。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在线上发言中梳理了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在统筹改革、科技和文化三大动力上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表示上海经验有助于城市发展能力的提升,对于党和国家的城市发展工作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潘文轩认为,生产是生活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生态价值转化为技术价值的渠道;生态是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需要生态的持续支持;生活是生产和生态的落脚点和归宿,这些都要以构建适度宜居的生活空间为目的。
交流发言的专家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教授章晓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悦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志明等
《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300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贺信、指示等12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作者:于颖 朱天婕 叶柏荣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