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原标题:双碳情报站(3-03期):一周绿色资讯梳理

政策&风向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推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聚焦2022年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氢能制备、储运、应用三大领域,从市场形势、装备技术、企业发展、投资融资、年度热点等五个方面开展详细论述回顾。

IMO Green Voyage 2050项目下的“支持低碳航运的全球行业联盟(低碳GIA)”公布了一份《船用替代燃料:监管地图》。详细列举了包括“传统燃料”(柴油/瓦斯油/燃料油)、生物/合成液体柴油、甲醇、乙醇、二甲醚(DME)、丙烷/丁烷、甲烷、乙烷、氨和氢气的所有监管/法规和指南性的国际文件。

3月9日,美国智库阿斯彭研究所宣布与美国最大在线零售商亚马逊(Amazon)、北美高端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全球知名咖啡生产商奇堡(Tchibo)成立零排放航运买家联盟(ZEMBA)。

3月14日,挪威航运公司Grieg Star宣布与Green Shipping Programme项目公布发布了一份“氨动力散货船”的研究报告结论显示,将深海散货船舶改装为氨动力是可行的,但具有挑战性。而主要挑战在于高改造投资成本、缺乏可用性和具有竞争力的氨燃料价格以及监管框架不明确。

LNG/LPG

3月10日,广船国际获得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3艘70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PCTC)订单。该型船配备LNG/燃油双燃料推进系统,同时采用节能装置、减阻防污漆等各类节能措施。

3月13日,由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 CMD-WinGD 9X92DF-2.0 iCER双燃料主机顺利交付,并将安装于沪东中华造船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3000TEU集装箱船上。

3月13日,Seaboard Marine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Seaboard Blue”轮在美国迈阿密港进行了LNG燃料加注。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从传统燃料改造为LNG双燃料的LNG燃料加注。

3月14日,韩国大宇造船宣布获得希腊Angelicoussis集团旗下的Maran Gas Maritime两艘LNG运输船订单,单船价格约为2.562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17.4万立方米级LNG运输船的最高价格。

3月15日,广船国际为VISTA建造的11万吨LNG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HAFNIA LANGUEDOC”号、为交银租赁建造的11万吨LNG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PROTEUS ELSIE”号交付。

甲醇

3月13日,MAN宣布其甲醇就绪的MANL/V 32/44CR四冲程发动机获船级社原则认证(AiP)证书。

3月15日,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通过官网宣布,已下单订造10艘13700TEU集装箱船,将于2025年和2026年交付。新船计划使用甲醇和氨作为燃料,并配备船首挡风墙和其他节能技术。

3月15日,瑞典航运公司Terntank宣布North European Oil Trade(NEOT)将租用其第一艘甲醇和风力辅助型15000DWT的油轮,该油轮正在南京金陵船厂建造,将于2025年春季交付。

氢/氨

瑞士零排放海运领域的初创企业ZESST宣布与Air Liquide Group的瑞士实体公司Carbagas合作,在日内瓦湖上开发一艘试点氢气客船。

挪威船舶氢能源系统供应商HAV Hydrogen公司研发的甲板集装箱式氢能系统获得了船级社的原则性认证(AiP)。

挪威船级社为一个利用海上风力发电生产绿色合成氨的浮式生产装置的工业规模概念颁发了原则性认证(AiP),确认了该设计的技术可行性。

风帆/电动/核动力

近日,江龙船艇承建的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35.5米环保抽污船顺利完成航行试验。该船作为柴电推进的新能源工作船,将主要用于珠江水域广州段客船的污水收集。

中远海运发展首艘长江干线700TEU电动集装箱船动力系统陆上联调顺利完成。该700TEU电动集装箱船是世界上首制长途运输的大型电池动力船舶,建成后将被投运到长江航线运营。

韩国造船海洋披露,该公司正在推进一型240兆瓦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动力船舶的概念设计。这也是韩国造船海洋在去年投资比尔·盖茨创建的美国核能技术企业泰拉能源公司后,公开宣布的首型SMR动力船舶研发项目。该型船采用浮式SMR核动力制氢驳船设计方案,搭载4座60兆瓦SMR核反应堆。

海工

3月12日,上海瓯洋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瓯洋第四代OY-SEU800系列风电安装平台“瓯洋007”,在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下水。该平台具备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运维能力,适用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海域的深远海风场。

近日,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设计获中国船级社(CCS)原则性批准(AIP)证书。该项目设计符合国内外现行主要规范要求,安全性能良好,满足场址海域海洋环境条件下的作业需要。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转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

你们的每个点赞在看,我们都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