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陈赓是将门之后,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
其祖父陈翼琼(1846-1916),字仑西,号培芝,官名益怀,出身贫苦,18岁弃农从军,此后数十载,征战粤、闽、燕、辽,官至花翎副将,御封“武显将军”从二品。光绪乙未年,解甲归田。此后置田产、造房屋,日与渔农为伍,热心公益慈善诸事。
陈家在陈赓祖父的逆袭之下,俨然从衣不蔽体的贫农,脱胎换骨成了当地广有田产的“富家翁”。
因此,陈赓家里免不了雇佣着不少的长工、短工在他家里做事。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这么一正一反两位雇工。
一位是英年早逝的我军高级将领卢冬生(1908-1945)
卢冬生是陈赓的同乡,比陈赓小5岁,他是陈家放牛娃,两人自幼一起玩要长大。1927年8月,卢冬生参加南昌起义,随陈赓负责政治保卫工作,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和新秩序的建立。随后,卢冬生在起义部队第20军3师6团1营当陈赓的副官,随军南下广东,曾参加会昌等战斗。
红军时期的卢冬生
起义军在潮(安)汕(头)地区作战失利,部队仓促撤出汕头,卢冬生照护着腿部负伤的陈赓,同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历尽艰险,从汕头到香港,又辗转到上海,找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同年12月,卢冬生在陈赓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党中央考虑卢冬生机智勇敢,又熟悉两湖情况,便派他护送周逸群、贺龙等到湘西北组织革命武装。同年3月,卢冬生参加桑植起义。不久担任交通员,负责与中共中央的联络。
1929年,卢冬生在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司令部任手枪连连长。1930年起任红二军团营长,红三军第7师20团团长,湘鄂西独立师政治委员、师长,率部参加创建和保卫湘鄂西苏区的斗争。
1932年秋,在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和红军主力已转移的困难情况下,卢冬生留下坚持游击斗争。1933年春,他率部与主力会合后,任红3军教导团团长,不久任第7师师长。1934年10月,卢冬生任红二军团第4师师长,后率部参加开辟黔东、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
1939年,卢冬生被派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到驻苏联远东地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工作。
1945年9月回国,卢冬生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1945年12月在哈尔滨因制止一起苏军士兵抢劫事件,遭枪杀殉职,时年37岁。
陈赓一直珍藏着自己这位少年玩伴卢冬生的照片。
另一位则是马日事变的罪魁祸首许克祥(1890-1967)
许克祥也是陈赓的同乡,比陈赓大13岁,因为家贫,经常到陈赓家当雇工。1909年,20岁的许克祥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湖南陆军讲武堂,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马日事变的罪魁祸首许克祥
1927年5月21日,隶属湖南军阀何健的驻长沙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的许克祥,率军1000余人,查封了湖南省、长沙市党部和工人纠察队总部,袭击四郊的农会,围捕共产党人。一夜间搜捕共产党工农群众3000余人,杀害了百余人。这场被后人称为”马日事变”的反革命政变,让许克祥一夜之间成为了反革命的”急先锋”,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好景不长,湖南的工农群众很快就组织起来反击,喊着要活捉许克祥,几天后,他被迫逃往湘潭、湘乡,结果还是被追得满地找牙,眼看形势不对,他赶紧派人去南京求助蒋介石,蒋介石正需要这样的”反共急先锋”,于是马上给了许克祥独立第二师师长的位子。
从此,许克祥傍上了蒋介石这根大腿,屡次率部参加对红军和苏区的围剿,1933年许克祥率部攻下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吉水,升任国民党陆军监察委员及第二十四师师长。
1936年1月25日,南京方面委任许克祥为陆军第三十七军中将副军长,其师长职务由老部下黄子恒接替。
1937年许克祥因病辞职,调任国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49年全国解放时,许克祥逃到了澳门。1953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所谓的“政策顾问”。1964年春死于台湾新竹。
一次,陈赓在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干部们谈论“出身、成分”问题时说:“1927年在长沙制造马日事变’的许克祥,出身很苦,每年冬夏两季都要到我家干活。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我这个大地主的儿子成了共产党员,他这个穷苦家庭的人却成了屠杀共产党的刽子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