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知识 > 正文

原标题:阔别三年,带你重温“行通济”的这些冷知识!

这个正月十五十六,佛山人终于在阔别三年后,再次恢复行通济的传统地方民俗。行一遍通济,祈望全家平安喜乐;捎一把生菜,祝愿来年生财有道;转一次风车,希冀生活顺风顺水。今天,你还记得行通济背后的这些民俗知识吗?“行通济 无闭翳”的闭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行通济一定要从北坡走到桥尾,为何北坡要迈过9道台级,南坡13道台级?历史上的通济桥经过多少次修建?有没有可能你的先辈也曾参与过修建通济桥?在佛山打造岭南文脉之城的背景下,一起来重温这些历史知识,品味其中的智慧和启发。

市民带着家人一起行通济。戴嘉信 摄

冷知识一:通济桥为何北坡9级台阶、南坡13级台阶?

按照佛山人的风俗,行通济一定是自北向南,先通过桥头的九级台阶,然后通过桥尾的十三级台阶。2001年通济桥重建时,保留了古通济桥“九出十三归”的形制特点。而在生活中,佛山人对“九出十三归”这句话耳熟能详,其实,“九出十三归”意指清代佛山当铺业的中等利率,也是佛山这座工商业城市埋下的智慧密码。

两百年前的佛山手工业商业百业兴旺,尤其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繁荣的商贸业使得佛山典当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佛山各街巷道散布有36家当铺,到了民国时期,佛山的典当业达到鼎盛。

当时当铺行业流行“小额抵押”的方式,比如当铺老板给出的当票是10元,但按照行业规矩,当铺要先扣下10%的利息,实际付给的是9元,利息则是按照10元来计算,利息三分,半年借期满了以后,取赎时要还本息十一元八角。在这样的一借一还中,当铺业的兴衰与佛山产业经济与民众生活福祉息息相关,此后佛山镇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规矩:凡当货物照例取三分,之外丝毫不许苛取。佛山生意人也逐渐认可了“九出十三归”这样的一个中等水平的利率。

到1931年,佛山大大小小的当铺达到了60家左右,当铺业和金银业呈现出金融服务业的雏形,他们服务于佛山的铸铁、陶瓷、纺织等支柱产业,保证了这些行业充裕的现金流,尤其对于一些亟需小额周转资金的个体商户来说,“九出十三归”这样的金融行业运行规则,解了资金运转的燃眉之急。正是丰厚的现金流和便捷的融资渠道、社会信用体系,支撑着这个地域狭小、没有围墙、缺少资源的佛山镇,成为明清的天下“四大聚”之一。

冷知识二:“行通济,无闭翳”“闭翳”究竟是什么?

“行通济,无闭翳”是行通济人群中最响亮的口号。很多佛山街坊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闭翳?就是无忧无病无烦恼啦!”在广东话方言中,闭翳的意思是令人烦恼的东西。

佛山民俗研究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恩维教授则提出,近代著名学者冒广生先生认为,其本字应该是“赑屃”,音为bì xì,是龙生九子中的第六子,又名霸下,似龟有齿,能负重,古代很多石碑下,都会有这个神兽的形象。这个神兽对于佛山甚至岭南地区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它的嘴很大,肚子里能装下很多水,是一只吸水神兽,能呑江吐雨,调解水量,大胆猜想一下,在雨水较多的岭南地区,这个神兽备受老百姓的崇敬,自不待言。

根据历史考证,通济桥左右两边曾经就有两座石雕赑屃。在明朝,从佛山走出去的“京官”户部尚书李待问修造通济桥时,专门写了《修通济桥纪略》,其中就记录专门设了这样的镇桥神兽,既分流雨水、装饰桥梁,又有闭翳负重、镇住河水的象征意义。

事实上,在500多年间,通济桥数度修造、变迁,直到1958年通济桥桥头还留有赑屃的形象,至后来重修消失不见。而旧时人们行通济,喜欢站在桥上,用铜钱掷向赑屃,投物以度厄,成为行通济中仪式化的一个环节,只是后来投掷硬币被视为不文明行为而逐渐取缔。

冷知识三:谁曾参与修建通济桥?

自有史料以来,这座通济桥几经变迁,它从一座承担佛山堡与周边乡里墟市物资沟通的水口木桥,到木石参半的乡镇通衢,再到南顺通津、承担文化记忆神圣信仰的石拱桥,已然成为一座颇具象征的“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五百年间,通济桥及附属设施历经17次修缮,佛山霍姓、李姓、陈姓、麦姓、梁姓、戴姓乃至佛山镇周边的顺德、里水等地的家族都很可能参与其中。

具体来讲,深村石头霍家、细巷今普君一带的李家、顺德居佛山的武昌郡牧胡公、里人梁玉书、李可琼、梁启文、大麦村麦颂文、黎涌村陈德舆、里水潘浩波、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桑园戴氏家族、梁九图家族、陈益南、陈泽如、陈洛予、陈毓秀等等,都是有史料可查的参与修缮者,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不知名的佛山人参与捐资修造。仅以光绪十二年清理通济桥水网河涌为例,参与捐助的佛山店号就达到80多家。

比如,深村进士霍与瑕在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1559年,修建了通济桥,十年后,他的伯父霍隆又对通济桥进行了重修。霍氏是佛山历史上的大家族,霍氏家族多次出资修造通济桥,一方面提升了家族的声望,也直接推动了佛山堡与周边乡里的沟通整合,佛山作为四乡都会的崛起,就顺理成章了。

自1559年的70年后,通济桥作为一座木桥的历史,被佛山细巷李氏家族彻底改变。细巷位于今天的普君南路,李氏家族最有名望的人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李待问,他在主持修造通济桥时,综合了四乡父老的意见,这时的通济桥改为木石参半,因为通济桥一方面承担的是诸乡之水归海的通道,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修石桥容易阻塞水流,给周边的弼唐、大沙等四乡带来水灾隐患。

此后清朝康熙、道光、光绪年间,通济桥曾多次修缮,佛山人耳熟能详的岭南四大名园——梁园的主人梁氏家族、简氏别墅主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等都曾经参与其中,除了这些名望聚族之外,大量的佛山店号纷纷慷慨解囊,热心通济桥修造这样的公益事业。通济桥成为佛山古镇的西南门户,上接西江可达广西云贵、接北江至粤北地区,下则连顺德水道、陈村水道可至珠三角腹地。

现在,随着近代陆路交通的变革,通济桥交通枢纽的作用逐渐演变为民俗观光、文化记忆的载体,佛山也逐步完成了从工商业重镇到岭南巨镇、现代化大城市的转型,实现了佛山人城市地域身份和文化层面的认同。这座通济桥的修造史背后,其实是佛山人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承载的是数百年间佛山城市空间的变迁。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作者】 阎锋;戴嘉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