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知识 > 正文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性成熟之后,每月都会有一个卵子从卵巢排出。而到了备孕时期,这颗宝贵的“卵公主”,将会成为数亿精子争先恐后要接近的目标。

不过您知道吗?作为众多精子心中的“女神”,卵子需要经历非常残酷的过程,才有机会“走”出卵巢,为未来新生命的诞生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不为人所熟知的卵子“冷知识”!

·卵子是全身最大的细胞·

人体器官组织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细胞组成的,但你知道,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什么吗?

没错,就是女生体内的卵子,又称卵细胞。

绝大多数的细胞直径只有几十微米,肉眼根本看不到。然而,成熟卵子的直径可达200微米,也就是0.2毫米,仔细看肉眼也有可能直接看到哦。

#女生一出生体内就自带卵子#

从胎儿时期开始,卵子就已经存在于女生体内了。不过,小时候的她,还不叫卵子,而是:始基卵泡。

当女宝宝出生时,她的卵巢内就有大约100-200万个始基卵泡。随着她的长大,始基卵泡会越来越少,等到青春期时,这一数量会减少到30余万个。就是这样越来越少,而且永不“补货”,所以卵子是不可再生资源哦!

#一生中排卵数量是固定的#

虽然一出生就自带“百万”家产,然而实际上,女人一生中的排卵数量都是固定的。

据统计,大约只有400-500个卵泡会发育成熟、并最终成功排出卵子。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卵泡和卵子,都在中途“光荣牺牲”了。

#一般情况下1个月仅排1颗卵子#

从青春期开始,卵巢中的卵泡就开始不断发育、成熟。

而通常第一次月经的来潮,就预示着女生体内的生殖器官(卵巢)已经发育成熟了。卵巢分泌激素,促使成熟卵子排入输卵管,并带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改变、剥脱,形成月经初潮。而且,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1个优势卵泡完全成熟,并排出1个卵子。

当然,极特殊情况下,会同时排出2个卵子,如果非常幸运的与2个精子结合,就能生出双胞胎宝宝了。

#两侧卵巢可交替排卵#

一般情况下,排卵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

可以是左、右2个卵巢轮流排卵,也可以是一侧卵巢持续性排卵,但前者更常见。除了根据月经周期计算排卵期外,现在还可以通过清晨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B超等方式,来更精准的监测排卵的发生。

#卵子一旦排出,寿命很短暂#

卵子的珍贵,不只因为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更在于她从卵巢中排出后,寿命非常短暂。

一般来说,排入输卵管的卵子,最多只能存活1-2天。如果排卵后12-24小时内没有受精,那么卵子功能就开始逐渐老化,最终可能被身体吸收,也可能随子宫内膜等,随月经血一起排出体外。

所以,在排卵日前1天、或排卵日当天备孕的话,最容易有好“孕”哦!

#卵子天生会为精子导航#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进入子宫、阴道后的精子,是如何精准找到卵子并与之结合的呢?

其实,人家卵子天生自带“定位”功能。卵子的表面有一层透明带,上面有与精子结合的特定物质,其会吸引精子从远方赶来。

另外,只要有一个精子突破透明层、进入卵子后,透明带就会立刻发生一系列变化,拒绝其他任何精子的进入,并专心开始造人。

#35岁之前的卵子都算优质#

催婚、催生的背后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年龄,是影响卵子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24-29岁最佳生育年龄期卵子的质量是最优质的,但35岁之前,卵子也都能用。

但是,一旦过了35岁之后,随着卵子质量下降,受孕的成功率、优质率也会随之下降。所以,这些因素催生了“冻卵”行业的发展,很多女性会选择在卵子质量最佳的年龄段进行冻卵,等以后想生的时候,依然有“年轻”的卵子可用。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卵子健康

那么,除了年龄以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卵子的健康。

比如:烟、酒、汽车尾气、电离辐射、重金属、化工物质、药物等等,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甚至改变卵子中的遗传基因。不健康的卵子,即使与精子结合后,孕育的大多数胚胎也是无法成功历经10月孕育过程的,很多都在孕早期流产。

所以,备孕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并远离不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绝经后极少数人仍会排卵

以往,大家的观点总认为,绝经后就代表生育力消失,也就是说女性不再排卵。

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绝经期甚至是绝经后1年内的时间里,极少数人,仍然会有不定期的排卵行为。所以,如果听说有人在绝经后怀孕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吧。

昆明送子鸟医院多年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月经不调、卵巢早衰、排卵障碍及无排卵综合症等内分泌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和精索静脉曲张、感染等病因引起的无精、少精、弱精的引起的男性不育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专家组领导带领之下,众位专业医生形成了多学科的技术团队,为患者提供优化、经济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