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潘金莲其实是贤妻良母、阎王原来不是一个人、《清明上河图》未必是“清明节”……你会有什么反应?
在文章中,我们曾为大家盘点过博物馆里那些让人大吃一惊的冷知识。
那么生活中又有哪些“误会”,可能会让你发出“啊,原来是这样!”的感慨呢?(请带着好奇心往下看吧)
商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博物馆藏
图源:微博@动脉影
阎王原来不是一个人
“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你或许记不住《红楼梦》中三百多号人物的名字,但一定对这句歇后语耳熟能详。
在华夏早期的冥界观念体系中,存在着一位地狱主。最常听到百姓对他的称呼,是“阎罗王”。他是一尊阴间神祇,是地狱中的CEO,简单来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翻着一本“生死簿”,对人间生灵进行生杀予夺。
要说对阎王的形象的想象,估计出现在你面前首先是这张图——
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阎王
《西游记》原著第三回中,孙悟空闯进地府惊动了阎王,说道:“快报名来,免打!”于是齐刷刷来了十个身形魁梧的“大汉”,毕恭毕敬地开始轮番报名:“我等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等等?!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一直以为阎王是“一个人”的称呼,读到这里才发现,原来,阎王,有十个……
他们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可以理解为十个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因此也称“十殿阎王”。而前面所说的“阎罗王”,只不过是其中在五殿堂的一位,司掌“唤大地狱”。
明 佚名 阎王图 丹佛艺术博物馆藏
在民间流传的传说中,这样记述了来到唤大地狱的下场——“凡解到此殿者,因罪遭殃各事,细查曾犯何恶,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其实,阎王并非“国产”,它的原型是印度诗歌集《摩诃婆罗多》中的恐怖之神,“穿着血红色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能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
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位恐怖神经过本土化,而呈现出《西游记》中丰富、多彩的形象。
北魏杨衒之的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卷二《崇真寺》中最早出现了“阎罗”二字名号:“崇真寺,比丘慧疑死经七日还活,经阎罗王检阅,以错召放免。”
敦煌壁画 地狱十王经变图卷(局部)
潘金莲其实是贤妻良母
对于潘金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知名的莫过于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和施耐庵的《水浒传》。
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将这位女性描绘成一位心狠手辣、贪财好色的反面角色——为了和情人不惜毒杀亲夫,从而背上“水浒第一淫妇”、“千古第一淫妇”的骂名。
清 佚名 金瓶梅插图 局部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小说中的潘金莲婢女出身,长相貌美,而她的丈夫武大郎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丑男。
《水浒传》的第二十四回中这样描写道:“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因
为不满这位丑陋的丈夫,潘金莲婚内出轨西门庆,并与之合谋杀害武大郎,最终惨死在武松的屠刀之下。
清 佚名 金瓶梅插图 局部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小说塑造的潘金莲是“淫妇、悍妇、妒妇和毒妇”。然而据《潘氏家谱》记载,历史上的潘金莲却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名门淑媛”“是典型的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
她的丈夫武大郎也并非卖烧饼的“屌丝”,而是《清河县志》中所描述的:“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时唤作大郎,少时聪慧,家贫……相貌不俗,身材高大。”
《清河县志》中又称:“两人共育四子,后世子孙徙至武家那村,半数姓武”,可见两人婚姻和谐,未有谋杀亲夫的一说。
那么,为何在小说中潘金莲得到如此大的诋毁?这和当时男权社会歪曲的封建思想以及人们轻贱女性的普遍心理有关。
作者身为男性,虽有意于以市井中的饮食男女为书写对象,却免不了弹奏着“红颜祸水”的陈词滥调,将女性作为淫邪为罪恶的化身,通过丑化贬低女性,以警示世人整饬世风,避免享乐主义的危害。
潘金莲有多“淫”,“酒色多能误邦国, 由来美色丧忠良”的告诫就有多么振聋发聩。
中关村原来可能是太监坟
说起中关村,你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IT”“电子”“高科技”等关键词。它位于西北三环路和西北四环路中间,紧挨北大和清华,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美誉为“中国的硅谷”。
来源:Own work 作者:Charlie fong(已授权)
然而,假如时光倒退几十年,这里呈现的却是天壤之别的景象——摩天大楼不存在,所见之处皆是杂草与无人开垦的荒土。有部分学者曾提出一种观点:“中关村”原是“中官村”,是太监的坟地。
在《辞源》中对“中官”的解释为:“朝内的官。即宦官、太监。”“凡阉人给事于中者皆是也”,指古代宫廷中替皇室服务并阉割生殖器官的男性。
由于身体的缺陷,他们被世人所鄙视和不齿。生前,他们汲汲营营为主子服务,衰老后就被赶出宫凄苦终身。他们不能在死后入祖坟,最终的下场通常是埋尸荒野,无人祭奠。
为了晚年的生活,明清时期的太监们开始在北京的郊区购买“义地”,抑或是建庙宇和养老庄园,以便于自己年老出宫后有地寄居,死后也有地方可以埋葬。
渐渐地,中关村一带就形成了太监的聚集地和墓葬地。后来因避讳“中官”一词,遂改为“中关”沿用至今。
北京地图 天津中东石印局 民国3年
至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我们可能要打个问号,因为史料中的记载极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繁华的中关村,原本是渺无人烟的荒地。解放后,高科技人才不断引进,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才形成了如今北京最惹眼的建筑群之一。
“板蓝根”不仅是中药
还是染料
感冒了,喝板蓝根。有感冒征兆了,喝板蓝根。即使没有感冒,也可以喝板蓝根预防感冒。
要说板蓝根在中国人眼中“包治百病”一点儿也不夸张。
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板蓝根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蓝凡五种,蓼蓝叶如蓼,菘蓝叶如白松,马蓝叶如苦荬,即廓亚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主要从菘蓝、马蓝等草本植物根茎中提取,味苦、性寒,清代张秉成的《本草便读》中记载其可以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但是,你知道“板蓝根”除了众所周知的能治病,还可以作为一种染料吗?有句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便是指制板蓝根的草本植物——菘蓝,所制的“蓝靛”。
靛蓝
在古代,菘蓝和蓼蓝都是制造蓝靛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由于菘蓝甙更易水解,明代之前菘蓝更为普及。
唐代《新修本草》中写道:“蓼蓝不堪为靛,唯作碧色尔。”宋朝《本草图经》也有同样的描述:“蓼蓝但可染碧,不堪做靛。”
此外,另一种制板蓝根的马蓝,以及木蓝、苋蓝也可作为蓝色染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称:“凡蓝五种,皆可为淀。”
唐 写经 佛经靛蓝染色纸
清代俞渭著的《黎平府志》记载了蓝靛制作方法:“蓝靛名蓝草,黎郡有两种,大叶者如芥,细叶者如槐。九十月间割叶入靛地,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入生石灰,则满地颜色皆收入灰内,以带紫色者为上。”提取的天然染料可对衣物进行染色,在西南地区尤为盛行。
《清明上河图》
未必是“清明节”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称得上鼎鼎有名。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习俗风情,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
由于宋徽宗为之题名“清明上河图”,以至于人们长时间以来都默认它表现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但在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对这一传统观点进行挑战,提出“秋景说”,指出画中所绘为秋天的景色,而不是“春景说”一直认为的清明节。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据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
画卷中,背驮木炭的驴骡队正好对应了这一说法。而如果是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了宋人的生活习俗。(注: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
还有图中显眼的“新酒”酒旗,也正好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中秋前后,诸店皆卖新酒”的习俗一致。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春景说”提供的有力证据:乡间小路的扫墓队伍以及市里的“王家纸马铺”,“秋景说”也作了反驳。
原因是《东京梦华录》中所描绘的清明节时期的纸马铺顾客盈门,而画卷中则显得中门庭冷落。
另外,郊野景色荒凉,无人扫墓,也无野宴,宋代清明节的簪柳、射柳、蹴鞠、秋千、斗鸡、竞渡等活动一概没有,实在令人怀疑。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考证难度太大,两派争论从未停止,谁也不能说服谁。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了“四季景色说”“清明坊说”(画中所绘乃汴京外城东郊第一坊“清明坊”)“清明盛世说”(清明并非指节气,而是指政治清明、清明盛世之意)。
这些新颖观点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固定思维,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名画的新角度、新思路,也让我们可以从更多维度重新解读这座北宋的繁华都城。
当习以为常的概念被打破,定论变成观点,我们往往能收获许多意外的知识和乐趣。
你还知道哪些“冷知识”或者“误会”?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参考资料:
南山子春秋《<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清明节? 》
故宫出版社《<清明上河图>画的真是清明时节吗?》
挖史人《声色市井的饮食男女——《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