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知识 > 正文

倒霉一词的由来

隋唐到清主要的选官制度,叫做“科举”。明清两代的考生习惯在乡试开始的时候,在自己的家门口竖一根旗杆,如果考中了,就悬挂上一面大旗,上面写个“捷”字,以此来光耀门楣(“楣”,原指门框上方的横木,这里借指家族)。如果没考上,便自认“运气不好”,就把原来竖起来的旗杆放倒,人们便把这一行为叫做“倒楣”。

后来,大概率是因为“楣”与“霉”同音,食物和衣物等发霉也是不好的事,而科举考试又被废除了,所以就慢慢写成“倒霉”了。

链接:科举制度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

发展历程:

隋朝: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拨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

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中进士极其艰难,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宋朝:

增加殿试,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乡试 省试 殿试)。

考试制度更加严密(搜身、糊名、誊录、锁院)。

考试内容从重诗赋到重经义。考中后可直接授官。

明清时期:

八股取士。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宋代以后的科举制度:

童试(童生参加的考试,考试不过,年纪再大、白胡子一大把也叫童生):分三级:县试(县城,县官主持)、府(州)试(府、州城,府、州官主持)、院试(省城,省学政主持),三级均过,便是秀才(生员),秀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见官可以不跪,可与官府打交道。(备注:秀才里考试成绩优异的可以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称叫贡生。)

乡试(解试):秀才参加的地方上进行的选拔考试,主考官由朝廷直派,考中的称为举人。乡试中的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入仕,授官职位一般为知县、学官等。(备注:乡试三年一次,时间多在农历八月,故也被称为“秋闱”。

省试:举人参加的由礼部负责的京师考试。省试通过者称做:贡士。省试第一名称做:会元。(备注:省试多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

殿试:贡士们参加的名义上由皇帝主持的考试。是一场排位赛。分三个等级:一甲、二甲、三甲。

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二甲人数占比约三分之一左右。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顾名思义,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进士,但等同于进士,三甲占比约三分之二左右。

科举考试中,如果在乡试、省试、殿试中都考了第一名,便叫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