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触电安全体验。张龙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如果一根高压电线突然离开才能安全逃生?当遇到有人心脏骤停,如何使用AED自动除颤仪挽救生命?高层建筑失火,使用高楼缓降器从天而降是怎样的体验?学习这些“冷知识”也许可以在关键时刻救命。
今天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上午9点,上海市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年上海市“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活动在黄兴公园举行。现场加入了大量体验项目,犹如一个“应急嘉年华”,吸引众多市民体验参观。

图说:模拟灭火器灭火体验。张龙 摄
本次活动由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演练、“急速前进”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解锁定向赛和宣传体验区三大板块组成,重点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逃生避险装备,开展了综合实战练兵,展示了应急力量面貌,活动既有知识的普及,又有实践能力提升的操练,是一次集宣传、培训、演练于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活动。
本次活动在现场设置了供市民群众学习体验的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宣传体验区。在灾害事故模拟体验区,市民们能够亲自体验高楼缓降逃生、模拟触电、模拟灭火器灭火、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和AED除颤仪操作等逃生避险技能。在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展示区,市民们能进一步了解地震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家庭应急储备物资等防灾减灾知识。

图说:高楼缓降逃生体验。张龙 摄
在体验现场,记者看到,宣传的项目都是日常相对高频发生的危险,但市民又鲜有机会演练了解。比如,高压电线落在身边,如果快步逃离,很有可能因为跨步电压(指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两脚之间的电压)而触电,正确的应对方式应该是迅速双腿并拢,用“兔子跳”或者一只脚跳出危险范围。在应急人员的指导下,市民可以体验正确的逃生姿势。一位体验者告诉记者,这样的“冷知识”是第一次听到,希望有渠道经常获得类似的安全知识,在关键时刻知道如何应对。

图说:心肺复苏体验。张龙 摄
今天的活动主会场还设置了实时转播大屏,直播各分会场的应急演练场景,各支应急救援队伍分别演练了内涝时的防汛排涝处置、小区房屋屋顶漏水时的应急抢修、车间发生火灾时如何开展自救和应急队伍出勤响应,以及地震发生时应急救援队伍如何抗震救灾并使用直升机开展空中应急救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本市首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解锁定向赛——“急速前进”定向赛,参赛队伍由来自本市16个区的32位应急救援人员或志愿者组成,各支队伍需按地图指定路线前往6个点位完成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逃生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实操、防灾减灾装备使用等任务打卡。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